——中专学生安全知识讲座
一个和谐温馨、安定有序的校园是我们每位同学生命健康成长的乐园,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殿堂。校园的安全关系到同学们能否健康成长,能否顺利完成学业;关系到老师能否在一个宁静、安全的环境中教书育人,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各种人才,关系到家庭和社会对学校的信任,它是学校发展的支点和保障。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是学校的首要责任,为了搞好“安全教育宣传月”活动,学生科特别组织了这次安全知识讲座。
记得有个故事,几个学者与一个老者同船共渡。学者们问老者是否懂得什么是哲学,老者连连摇头。学者们纷纷叹息:那你已经失去了一半的生命。这是一个巨浪打来,小船被掀翻了。这是老者问:“你们会不会游泳呀?”学者们异口同声的说不会。老者叹口气说:“那你们就失去了全部的生命.”虽然这只是个故事,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耐人寻味,灾难的发生对每个人来说,不分贫富贵贱,不论性别年龄。如果缺少应有的警惕,不懂起码的安全知识,那么,危险一旦降临,本可能逃离的厄运,却都会在意料之外,客观之中发生了。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些安全常识:
一、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:
1、保持镇静,趋利避害。
2、学会自救、保护自己。
3、想方设法,不断求救。
4、记住四个电话:①“119”火警电话。②“110”报警电话。③“122”交通事故报警电话。④“120”急救电话。打电话不要慌张、语无伦次,必须要说清地点、相关情况,显著的特征。
二、道路交通安全:
(一)遵守交通规则:
1、须在人行道内行走,没有人行道的,须靠边行走;
2、不穿越、攀爬、倚坐道口护拦。
3、不在路上扒车、追车、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。
4、不在马路上踢球、跳皮筋、打闹、玩耍。
5、横过马路(街)或通过十字街道时,要走交通部门设置的专门穿越道,如斑马线、人行过街(公路)天桥和地下通道。并注意红绿灯信号标志:红灯停,绿灯行。
6、乘坐汽车、火车时要坐好扶好,身体任何部位不要伸向车外,不高声喧哗,不向外抛投物体,不搭乘货车、拖拉机等非载人营运车辆。
(二)骑自行车须遵守以下规定:
1、不满16周岁不能在道路上骑电动车、摩托车。
2、不骑“病”车;不骑快车;不与机动车抢道;不平行骑车;不在恶劣天气骑车。
3、自行车的车型大小要合适,不要骑儿童玩具车和人小骑大型车。骑车转弯前须减速慢行,伸手示意,不得突然拐弯。
4、不双手离把,攀扶其它车辆或手中持物。
5、不牵引车辆或被其它车辆牵引。
6、经常性检查车铃、车闸能否正常使用。
7、经过交叉路口,要减速慢行,注意来往行人、车辆;不闯红灯。
三、校内校外活动安全:
(一)防止触电:
1、不要用湿手、湿布触摸、擦拭电器外壳,更不要在电线上晾衣服或悬挂物体,或将电线直接挂在铁钉上。
2、发现绝缘层损坏的电线、灯头、开关、插座要及时报告,请专人检修,切勿乱动。
3、万一遇有电器设备引起的火灾,要迅速切断电源,然后再灭火。
4、发现有人触电时,要迅速切断电源,并立即报告老师、家长或其他人员实施抢救。
5、远离高压带电体。不要接触电杆掉下的电线,不要攀变电器平台,不要攀电讯发射塔,高压输电塔,不要在高压电线下放风筝、钓鱼等。
6、打雷下雨时不在易导电的物体下躲避。雷雨时尽量避免或减少野外活动,路遇雷雨不要往高处走,迅速寻找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或低洼处躲避;不要携带雨伞等金属物,应双脚并拢抱头蹲下,以防止跨步电压的伤害和有效减少被闪电击的概率。
(二)防止落物伤害:
1、不进入建筑施工现场。
2、起重装卸、吊运用设备的下面严禁站立、通行和玩耍。
(三)楼道安全:
1、上下楼梯时有序缓慢右行,严禁拥挤,特别是发现有人摔倒时,应立即停止上下,迅速将摔倒者扶起。
2、不在教室里打跳,翻越门窗;不在走廊上追逐嬉戏,身体不靠栏杆且使身体重心外倾或用力拉扯栏杆,不在走廊上"齐步走"造成共振,以免损坏楼板。
(四)严禁学生将棍棒、刀具等各类尖利物品带入校园,更不得带进教室;学生在使用小刀、圆规、铅笔、钢笔等学习用具时,要注意安全,以免误伤自己和他人。
(五)以礼待人,诚实交友,不与人口角、斗殴,更不要械斗、群殴。
四、实验、操作安全:
1、实验操作时,学生要听从老师的指导,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操作不得自行其是,若不慎将酸、碱腐蚀性液体沾在手上或其他地方,应尽快用清水冲洗干净。
2、未经许可,学生不得进入实验仪器物品保管室和实验操作室,不得接触有毒、有害、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。
3、在接触照明和动力用电时,有触电和死亡的危险,一定要要小心谨慎,防止触电。
五、体育活动安全:
1、学生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前,要主动向老师报告自己的健康状况,并说明有何种不适宜参加体育活动的疾病;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,并随时观察学生的身体变化情况,出现异常及时处理。
2、参加体育活动,衣服要宽松,衣服上不别胸针,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,活动不可太剧烈。要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活动,在进行篮球、足球、排球等对抗性激烈的活动时,要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,以免受到意外的伤害。参加体育活动前不可吃得过饱或者过多饮水;剧烈运动后,不要马上大量饮水、吃冷饮,也不要立即洗冷水澡。秋冬季运动后还应增加衣服、注意保暖。
3、游泳前要适当活动,且保证身体健康,有心脏病、高血压、中耳炎等不宜游泳,剧烈活动之后不宜游泳。
六、住宿生安全:
1、住校学生要严格执行宿舍管理制度,服从寝室管理人员的指导,按时作息。
2、不准将火源(如火柴、打火机)和易燃、易爆有毒有害以及其他危险物品带入寝室。
3、不准在寝室内违章用电,烧电炉,使用烤火器等。
4、因事因病夜晚不归,要向班主任和寝室管理人员请假,并征得许可。
5、不得将外人带入寝室住宿。
6、不准将衣服、洗脸巾晾晒在电线或日光灯上。
7、不准在寝室内焚烧废纸杂物。
8、住上铺的要慢慢上下,不准将床摇晃,不准跨越相邻床位,不准站立或坐在床沿将脚掉下穿脱衣服,不准将身体伸出窗外,不准用手接触吊扇,顶棚等。
9、住上下铺床的学生,不准在床上做剧烈的体育活动,以避免造成伤亡事故。
10、要保持室内清洁、干燥,不准将剩饭菜、洗脚水、洗脸水等倒在室内。
11、要关好寝室门。
12、原则上不准学生在校外租(借)房中住宿,如有特殊情况,需学生家长向学校申请并经许可,且家长与学校签订安全责任书。
七、消防安全:
(一)学校及公共场所防火:
1、不随身携带烟花、爆竹、火柴、打火机等易燃易爆物品。
2、不吸烟、不玩火,尤其是在加油站、加气站等易燃易爆场所。
(二)家庭防火:
1、按照操作规范正确安全地使用液化天燃气。正确掌握开关的使用方法,用毕切记关阀门,且不可随意玩弄开关。
2、安全使用家用电器。正确掌握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,不可随意玩耍家用电器。
(三)遇有火险时,用下列方法处置:
(1)立即拨打119,向消防部门报告准确的地点、火灾种类、火势情况,并派人员在路口等候消防车;(2)初起的小火,可正确使用灭火器、水、沙土、干土、浸湿的毛巾、床单、棉被等覆盖灭火。(3)最主要的是尽快离开现场,脱离危险,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,用水浸湿毯子或被褥披在身上并包好头部冲出房间,安全脱离火灾现场。
八、火灾中的逃生与自救:
火灾中如何自救与逃生是师生学习消防知识的一个重点,尤其是在房间中的火场逃生,具体要做到“三要三不要”。
1、要镇静分析,不要盲目行动
明确自己的房间,回忆房子和房间的位置走向,分析周围的火情,不要盲目开门开窗,可用手先摸一摸房门,如果很热,千万不要开门,不然会助长火势或“引火入室”;也不要盲目乱跑、跳楼,这样有可能造成不应有的伤亡,在火势未蔓延前,可朝逆风方向快速离开。
2、要选好逃生办法,不要惊慌失措
如必须从烟火中冲出房间,要用湿毛巾、衣服等包住头脸,尤其是口鼻部,低姿行进,以免受呛窒息。如房门口虽已有火,但火势不大,就从房门口冲出;如果房门口火势太猛,要从窗口逃生,并保证双脚落地,不出现意外。
3、火场人员要尽量有序迅速撤离火场
不要大声喊叫,避免烟雾进入口腔,造成窒息中毒。如火场逃生之路均被大火切断,应退居室内关闭门窗,有条件的可向门窗上浇水,延缓火势蔓延,同时向窗外扔小的物品或打手电求救。
九、饮食卫生
不买不吃不新鲜和腐烂变质的食品;不吃被卫生部门禁止上市的海产品;不买无证摊贩处食品;不买无商标或无出厂日期、无生产单位、无保质期等标签不完整的食品;不吃有毒食品(如野生蘑菇、不明野菜等);不喝未经消毒、煮沸的水,不喝存放时间过长的、过时的纯净水。
十、安全用电:
不靠近有电线断落地周围20米内,不随意拆卸、安装电源线路、插座等电器;不用尖锐物品扎、刺电线;不在雷鸣电闪时使用电器;不用金属体去试探插座、灯口的内部,更不能用指头戳插座孔、灯口;不用湿手接触开关、插座。
十一、其它:
1.中小学生为什么不宜饮酒?
有些同学受家庭和社会影响,学会了喝酒,有的甚至养成了喝酒的习惯,这是有害无益的。
1.同学们正处在生长期,身体各个器官还很娇嫩,尤其是消化系统。因此,不能过多地承受刺激性物质。酒具有刺激性,所含的酒精对肝、胃等的伤害更甚。
2.喝酒会降低人的免疫力,酒后毛细血管扩张,散热增加,抵抗力下降,容易患感冒、肺炎等疾病。
3.饮酒过量会伤脑,使同学们记忆力下降,影响学习,严重的还会使智商下降。
4.据实验,中小学生饮酒还会对身体的发育带来不良后果。
2.中小学生吸烟有什么害处?
吸烟只是一种习惯,对人体有害无益,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》中明确要求在校学生不得吸烟。研究表明,吸烟时烟雾中有许多有害成分,对人体的呼吸道、心血管、神经系统、消化系统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害。对中小学生来说,吸烟的危害更大:
1.烟草在燃烧时会产生烟焦油,含有致癌物质,能诱发各种癌症。
2.烟草中的尼古丁是一种剧毒物质,对人的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。长期吸烟会引起心血管疾病。
3.吸烟不仅害己,还会污染环境,给他人带来更严重的危害。
4.吸烟者的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70%,寿命也明显缩短。
5.吸烟也容易带来一些品德上的问题。许多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往往是从吸烟开始的。
3.怎样预防毒品的侵害?
吸毒、毒品犯罪正逐步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。通常所说的毒品包括鸦片、大麻、海洛因、可卡因等多种。毒品对人有刺激、麻痹作用,吸食容易上瘾;危害极大。预防毒品的危害,应当注意:
首先,可以向家长、老师了解一些有关毒品的知识;提高识别能力,避免受骗上当而误吸毒品。
其次,不听信任何人的教唆、引诱,坚决地拒绝尝试吸食毒品。
再次,在发现有关毒品的不法活动或可疑情况,应立即设法向家长、老师或公安部门报告。
2011年6月13日
学生科